在柏拉图的《会饮篇》当中,有一个叫做阿里斯托芬斯(Aristophanes)的人讲了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  
最早的人类是球形的,有四条胳膊、四条腿,一个头、两张脸,朝着相反的方向看。   这些球形人类有着非凡的力量和智慧,与诸神战斗,结果被嫉妒的神砍成了两半,以削减他们的力量。   这些最初的球形人类变成了两半,一个是女性的,一个是男性的,   从此以后,这最初人类的两半一直在寻找对方,渴望重逢。 
      荣格是最早观察到人类心理的雌雄同体现象的心理学家。他指出——  

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其实生存着足够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阿尼玛(anima)”;

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属于她们的那个男性原型意象:阿尼姆斯(animus)。

 

为什么男人与女人会一见钟情? 为什么情人眼里会出西施? 为什么相爱着的男男女女会有如此多的故事发生? 为什么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除了外在的原因,这些大抵都是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在背后影响的结果。  

 

 

 

01

 

  投射:我们心灵的镜像  

    尽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一直在男人和女人的身体内运作,但并不是时刻都那么清晰明辨的。至少有一个因素导致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了解难以捉摸,这就是投射。   投射是一种心理机制,一旦我们没有觉察到的人格的关键成分被激活,就会发生投射。   当某些东西被投射时,我们从我们的外部看到它,似乎它属于另外的人,完全跟我们没有关系。   投射是一种无意识的机制,只有无意识的内容才会被投射;一旦我们意识到了它,投射就会停止。   假如我们决定去投射某些东西,而且是有意识而为的,它就不能被投射。由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被投射的,我们通常不能认识到它们是属于我们的,它们似乎存在于我们之外。   另一方面,一旦认识到了投射的现象,我们可以利用投射,作为一面镜子来觉察我们的心理内容的映像。这对于自我了解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因为这些心理因素如果不把自己投射出来,就永远不能变成意识。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意象充满了心理能量,因此它们能从情感和情绪上掌控我们。结果就是,这些被投射的意象对我们而言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背负着投射的意象的人对我们而言显得特别有魅力,或特别令我们厌恶,正如磁铁之间的相吸或相斥。   投射本身并没有好与坏之分;是我们怎样对待它,才导致不同的结果。拥有爱上一个人的体验,是让我们敞开心怀,迎接新的事物和经验的体验。它能丰富我们的人格以及情感生活。   不管结果是幸福还是不快乐,生活就是如此,永不停息。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爱上一个人是很自然而美好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的生活,无疑是贫乏的。  

 

 

02

 

  积极的投射:坠入爱河  

    男人,与他们的男性特质相认同,会把自己的女性特质投射到女性身上;而女性,与她们的女性特质相认同,则把自己的男性特质投射到男性身上。   当投射发生时,背负投射的意象的人或者被极大地贬低了,或者被极大地拔高。这就是消极投射和积极投射。   当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产生积极的投射效果时,对方就显得魅力无穷,让我们心生渴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坠入爱河”。人们常用“梦中情人”来形容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他或她。   比如,女人会对男人产生这种投射——如果女人在男人身上投射积极的阿尼姆斯意象,把他看作英雄、救世主和精神导师,既便他在世俗眼中并非如此优秀甚至相当平庸,她也不吝给予过高的评价。   她感觉只有通过他,才能变得完整,似乎只有通过他,她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她愿意像一只飞蛾,围着他的火焰扇动翅膀,无怨无悔地爱着他,尽管这样通常以错过自己内在的创造力的火焰,把它错放在男人身上为代价。   背负着女人的积极的阿尼姆斯投射的男人,往往会觉得沾沾自喜;这是一种令人膨胀的经验。我们都特别愿意将自己认同为投射到我们身上的积极的意象,这样我们可以逃避去认识我们的真实人格的边界的任务。    分析心理学告诉我们,梦到自己喜欢的人或现实中的一见钟情,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恋爱关系的体现。它的心理学意义是,梦中的情人通常是自己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是自己的创造性力量的化身,想要跟我们沟通、融合。   这些投射的创造性能量需要收回,以便实现我们内在的潜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投射到外在的人身上的创造力进行整合,我们的生活将会走向不同的方向。     

 

 

03

 

  消极的投射:爱情的终结  

    当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产生消极的投射效果时,它们又是摧毁性的,令人恼怒。   在经过最初的一见钟情或情人眼里的西施后,双方开始变得熟悉,两人之间的关系的现实感也逐渐增强,也许在毫无警示的情况下,积极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意象的投射会被消极的意象所取代。   比如,一个男人会很快觉察到背负这样的投射的令人不快的方面。他会感觉到(自己投射在女人身上的阿尼玛)那种纠缠、执着和不真实的性质。   男人会把自己的坏情绪归咎于曾经给他带来快乐的女人。而女人也最终会发现,那个将阿尼玛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人所给的爱几乎会让她窒息——当她不能随时随地来到身边时,他会怨恨;当她试图发展自己独立的人格时,他也会怨恨。   因为他不是把她看作她自己,而是看作他想让她成为的人,只是他的阿尼玛意象。他希望她履行他所投射的内在女性意象的职责,并按照他希望的模式生活,这通常与女人的真实的自我是相抵触的。   尽管,他曾经被她视为英雄,现在却变成了恶棍。两性建立关系的目的是为了爱情,但事实是,恋爱的状态不能经受日常生活压力的考验。   因此,我们宁愿不断地寻找完美的爱人,那些符合我们的理想意象的人,能够保证我们会快乐、完美。尽管它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完全建立在投射机制之上的恋爱只能生存在一个幻想的世界。一旦生活在日常的条件当中,恋爱中的男女变得真实,变成实际的、不完美的人。   如果双方作为真实的人在相处,那么来自无意识的具有魔力般的迷人意象就不可能投射到他们身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步入婚姻,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恋爱状态很快就会消退。那么,爱情的目的是什么?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吗?分析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自性化(individuation)。        

04

 

  爱情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人类历史几千年以来,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被投射到了神话人物、处于我们的精神世界的神或女神之上,而最重要的是,投射到了生活中的普通男女身上。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投射是非常自然的,总在发生。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存活在我们的心灵当中,如果它们不将自己投射到异性身上,我们将永远不能了解它们。   通过投射,我们才能看到它们。 每一次投射发生时,我们就有另外的机会来了解我们内在的灵魂。   投射通常是将异性吸引到一起的原因。因为他们如此不同,要把他们吸引到一起,需要一种力量;投射有这样的影响力。大多数恋爱的关系都是以投射开始的,这就是生活。   问题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这种关系有没有变成发展意识的工具?还是我们坚持我们婴儿的本性,坚持认为在某个地方,有那样的爱情,会为我们带来永恒而完美的幸福和美满?   如果爱情的目的不是幸福和美满,会是什么?从分析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两性关系的心理学家都指出,爱情与婚姻是一个自性化的过程 。自性化是一个个人成长的过程,通过整合意识与无意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人能否既成为另一个人的伴侣,同时能发展自己的完整性?   荣格在“婚姻作为一种心理的关系”一文中指出,婚姻的选择就是自性化过程的一部分。“很少或从未有婚姻能够一帆风顺地或毫无危机地发展成一种自性化的关系。   如果没有痛苦, 就没有意识的出生。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投射在爱情的波动和幻灭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爱情通常开始于积极的投射,双方都把自己关于异性的理想意象投射到对方身上。   而在婚姻中,双方可能发生对立,会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消极面投射到对方身上,并把痛苦归因为对方。   根据分析心理学的理论,爱情和婚姻的发展涉及收回投射,并将这些无意识的内容进行整合,带入意识当中。   此时,伴侣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如果男人与妻子探讨自己的情感,并直接表达自己的伤痛、愤怒、委屈或困惑,他就不会被阿尼玛所拥有,并负载阴暗的情绪。   当伴侣双方力量足够强大,能够抵制来自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原型的消极层面的力量,双方在一起能够包容他们的愤怒、伤痛或恐惧,他们就能摆脱被原型拥有的困境,并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区分被投射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意象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婚姻伴侣是非常重要的。   自性化涉及将灵魂(阿尼玛)和精神(阿尼姆斯)的投射从伴侣身上收回,重新整合到我们自己的整体人格当中。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认识到,灵魂和内在精神指导都是我们自己个体心灵的一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爱情和婚姻是一种容器,应当既能包容恋人或夫妻双方发展亲密的关系,同时又能包容双方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需要,使双方都变成更为完整的个体。   在爱情和婚姻这一容器当中,双方能实现内在的潜能,成为完整的人,走上通往自性化的道路,才是生活最大的收获。